close

collage.jpg

二訪 RAW,整體用餐經驗更勝一級!

與去年12月份二週年限定午餐初訪(RAW 兩週年紀念)有別的是,這回 Joy  參加了12人列席的長桌,晚宴安排在主廚餐桌區,緊挨廚房,與主要餐區區隔,主廚餐桌區套餐定價較高(每人 NT$2680),因此在特定菜色裡食材有所升級。餐會召集人及友人更是準備了極品陳年精釀,在誠意享受地歡樂氣氛下,非常圓滿地完成了一場盛宴!

wine.jpg

2017年秋季菜單】
《水果玉米 | 台灣味增 | 台梗九號
Fruit corn | Taiwan miso | Taiken 9

《西瓜 | 鮪魚 | 牛番茄》
Watermelon | Tuna | Beef Tomato

《芥蘭 | 桂丁雞 |
Kailan | Chick & Yolk | Oyster

《手撕豬|洋芋|七味
Pulled Pork | Potato | Shichimi

《章魚 | 是拉差 | 香鬆
Octopus | Sriracha | Furikake

《天使細麵 | 蟹膏 | 沙葉
Capellini | crab fat | Laksa leaf

《犢牛 | 湯葉 | 小卷
Veal | Yuba | Baby Squid

《旦蕉 | 太妃 | 濃縮咖啡
Banana | Toffee | Expresso

隱藏版甜品《和果子 |珍奶》
————————————————

秉除用餐環境及美酒加持等的因素,單就菜色來講,RAW 絕對有在進步!第一次在 RAW的體驗優良但仍處於『在台灣這個起步真是不錯』的印象,一個好的開始,可保持關注。所以隔了9個月再度造訪,不論這期間媒體報導如何美譽不斷,主廚個人魅力如何高漲,最終還是要能夠在核心能力展現出威力。菜好不好吃?一道菜裡面元素與元素之間有沒有連結?連結是否合理?主廚的立場是否能夠貫徹?且聞刁客道來。

 首先,兩道精湛菜餚,排列為套餐序號第二及第三,大紅大綠兩道。

watermelon-tuna-tomato.jpg

【大紅】 《西瓜 | 鮪魚 | 牛番茄》,取源自不同世界的海陸3樣食材,中薄片剪裁,或去皮除莖(牛番茄),或油漬(如義式 crudo 鮪魚),或醋漬(西瓜,沒有透露的神秘製程,類似 compress 效果)?推疊螺旋式包覆住一丸鮮乳酪(莫札瑞拉類鮮奶乳酪,牛番茄的好搭檔),淺涉於初榨橄欖油點綴的番茄水灘,悅目而新奇。一抹抹紅艷片子,是魚非魚,是瓜非瓜,紮實而味清的鮮酪亦陪襯亦安錨地陪伴每一口的揣測,但真正把所有元素融合為一的功臣,竟是深藏於鮮酪球中的海苔心!在毫無預警地挖掘過程中,突如其來地採出深海鮮味!這一味鮮既是來自海底又是草本身份,同時具有其他所有食材的各別特性,一舉串聯呼應三位主角,堪稱神級安排!令人激賞!

Gailan-chicken-egg.jpg

【大綠】 《芥蘭 | 桂丁雞 | 》,上桌只見盤中一叢好似人工造景樹雕,半圓球鬆散錯落,閃著些許粼光。原來芥蘭葉片細絲刀工 (julienne) 過後下鍋油炸,晶亮蓬鬆,色澤墨綠,像極了美國小酒館近年夯菜包心甘藍 (brussel sprouts),切絲大油伺候地處理,把本帶苦澀的蔬菜油鍋歷練,打造出不失原味但又更與他人合群的新身段。撥開芥蘭叢,一方汁嫩皮脆的桂丁雞靜候於內,下方佐有蛋黃汁,而輕烹蠔仁伴陪於旁。苦心飼養的桂丁雞本已味美,蛋汁相陪亦是天然合宜,蠔肥卻不搶戲,每一口與酥炸芥蘭絲的搭配,互相制衡、互相提味,從顏色(黃、咖啡、綠)到口感(酥、綿、實),多重演奏,精彩共鳴!

大紅大綠此倆,足以撐起全局!

但不完美的是,全局打的是什麼戰役,顯得撲朔迷離。套餐8道(加上隱藏版甜品共9道)吃下來,吃不出來主廚的身份與觀點,不知道主廚在這份菜單裡面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不但吃不出來主廚是誰,這份菜單反而是服務生、品酒師口中不斷強調的多元團隊的特性顯現 RAW 成員來自世界各地、受過世界各大地區的廚藝訓練,靈感取材也就千變萬化。是的,一覽菜單便能夠輕易辨識出包含日本、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新加坡、台灣等不下6種影響,的確非常豐富,但是這豐富一旦超越種程度,若沒有自律謹慎篩選,它就容易落入萬國博覽會般的炫技與熱鬧,什麼都有,就通通擺出來。嚴格來說,RAW這場宴席菜式的設計缺乏主軸。

主軸的表達有很多種形式,沒有公約,但是它需要透露一個脈絡,可以被閱讀,這裡 Joy 看到的就是,我什麼都會,什麼都玩給妳看。但是大廚您不要擔心,從來就沒有人質疑您有不什麼不會,饕客想要知道的是,您這個季節想要怎麼定位?
請問您要玩的是台灣當地食材的法國菜?
法國技法的台灣菜?
東南亞遊客的思鄉菜?
還是泛歐洲的中西合併菜?
不想落入俗套沒問題,我們不見得需要貼標籤,那麼起碼一道道菜之間的關係與節奏也必需要有可循之處。試問,為什麼第二道菜上了鮪魚,第五道是章魚,第六道是蟹膏麵,第七道裡面還要有小卷?為什麼這麼多海鮮?為什麼海鮮多數以重口味調配??

Veal-Yuba-Squid.jpg

好,如果說第七道的《犢牛 | 湯葉 | 小卷》是玩味客家小炒,必然要有魷魚/小卷元素沒關係,但是為什麼它是壓軸主菜?在西式主廚套餐的傳統裡面,食客的習慣與期待是,吃到最後一道鹹食時,它要嘛是味道最濃,不然色澤最深,再不然就是主食蛋白的分量最大,但這道菜裡,三個原則都無法滿足,作為壓軸菜餚,非常令人詫異。味道最濃、色澤最深的都是第六道《天使細麵 | 蟹膏 | 沙葉,主食蛋白分量最大的則是第三道《芥蘭 | 桂丁雞 | 和第五道《章魚 | 是拉差 | 香鬆並列,比起壓軸的第七道裡的寥寥無幾犢牛薄片,差異驚人!

這裡面突顯出的是,套餐進程的雜亂,一道道菜的排序並無清晰邏輯,它少了由緩而激、或間歇喘息的機會,甜鹹鮮辣跳竄,有著波洛克式的吸睛效果,卻忘了進食時無法曲折的線性時間軸,過了不能重來,刺激過後就需要更加刺激,除非有足夠的時間重整味蕾,不然在各個激情高點之間,食客並沒有辦法自主選擇歇息處,更沒有機會回到餐會原點重新靜凝清淡。雜亂的菜式進程好似跟著主廚打了一場游擊戰,東進西擊,打得時候似乎很精彩,但是戰完隔天除了身軀疲憊外,殊不知戰果好壞,是否成就新主?

如此,餐宴裡,有一道菜之內就達到的高峰,也有尚未成型的人格,有驚喜也有詫異,起伏之間,戲劇非凡。到底在 RAW 用餐精不精彩?絕對精彩!從食材選取的用心、烹飪技巧的豐富性、到信手拈來的起點、佛心的價位,RAW 著實是炙熱的一顆星。但它畢竟年輕,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去取捨。真誠希望這樣的餐廳能夠長長久久地經營下去,也期待它不斷成長,漸漸凝聚出它的觀點。

secret dessert.jpg

【相關文章】:RAW 兩週年紀念 Restaurant André 限定套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RAW 主廚餐桌
    全站熱搜

    入境隨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