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豆又稱雪蓮子,凹凸圓狀的豆身一點小尖嘴,樣貌特色十足(Joy第一次查詢中文名稱,發現兩種稱呼都很有畫面!)。源自中東的鷹嘴豆泥 (hummus),作沾醬食用,是營養豐富的全素高纖維蛋白,在不斷追求新款健康零食的美國近20年來盛行得不得了,幾乎要是轟趴的基本款了。
愈是受歡迎的菜式,一般消費大眾取得也就愈容易。鷹嘴豆泥醬很受歡迎,市售種類繁多,蓋子打開就能食用,非常方便。那既然這麼多現成的方便貨,何必自製?自製食品的最大好處是充分掌握材料內容,以鷹嘴豆泥醬來講,掌握油脂成分的品質是重點。優質油脂的吸收是人體運作的重要環節,若選用植物油時,自製鷹嘴豆泥醬時可以選用特級冷壓橄欖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是市售選擇裡很少出現的材料(成本高啊),有機會總要對自己和家人最好唄~
ps.近期天下雜誌在『越吃越瘦!13種有助於燃燒脂肪的食物』編譯報導中剛好點名到雪蓮子,大廚們試試看囉!
食材:
1罐 (15.5 oz)鷹嘴豆 (chickpeas)
4湯匙 中東芝麻醬 (tahini paste)
3瓣 蒜頭,茸狀 (garlic, finely minced)
2湯匙 檸檬汁 (freshly squeezed lemon juice)
1/2杯 (~100mL)冰水 (ice water)
1茶匙 粗鹽(kosher salt) (若使用精鹽,用量減半; reduce to ½ teaspoon if using table salt)
黑胡椒(black pepper)、特級冷壓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香菜(cilantro)、紅椒粉 [optional: paprika or cayenne pepper]
食物調理機 (food processor) 或果汁機 (juice blender)
作法秒讀:
1) 備料
2) 豆子脫皮
3) 搗泥
4) 味道調整
作法細述:
1) 備料:鷹嘴豆 (chickpeas or garbanzo beans) 罐頭在超市都有陳列,價格不高,又可以儲藏好一段時間,很適合三不五時準備起來放家裡。
如果找得到乾燥豆子也很好,只不過因為乾豆要多兩道手續(泡水和烹煮)處理,比較花時間,第一次自製鷹嘴豆泥醬 (hummus) 還是建議使用罐頭。
中東芝麻醬 (tahini paste) 是這道料理中非常重要的味道,一定不能漏掉。大多數超市都買得到,通常擺設於花生醬附近,不同品牌口味不太一樣,Joy習慣選用的牌子是Joyva,以白、橘、褐色相間的鐵罐包裝,這個品牌的芝麻有經過烘培,香味比較有層次。而買不到中東、地中海等地出產的品牌的話,中式芝麻醬(如麻醬麵用芝麻醬)可以拿來替代。
有食物調理機 (food processor) 或果汁機 (juice blender) 的話,蒜頭剝了皮就可以直接放入機器與其它材料攪拌,但如果搗泥步奏將以手工進行,那麼蒜頭得要先處理成茸狀再於其它材料混合才不會形成顆粒,影響口感。
2) 豆子脫皮:好比中式料理的豆沙、芋泥等,鷹嘴豆泥醬的好吃,綿密口感絕對是很重要的環節,而這口感要細緻,豆子脫皮的步騶不能省。鷹嘴豆開罐後,沖水、瀝乾,一次一顆豆子置於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指尖間輕壓,豆子就可破皮而出。手指保持乾爽較有著力點,指尖濕了容易滑。一顆顆去了皮的豆子可以直接放在食物調理機 (food processor) 或果汁機 (juice blender) 裡面接下一步。
3) 搗泥:去了皮的鷹嘴豆、芝麻醬、蒜頭(或蒜茸)、檸檬汁、粗鹽、黑胡椒一起放置於食物調理機(或果汁機) 攪拌。攪起來會是很乾硬的豆泥,沒關係,先求混合、打散。
所有的材料混合得差不多了後,讓機器持續運轉時慢慢加入冰水,不要一次加完,留一點起來,看看豆泥濃稀度如何,有需要再加,加完後還不夠則可以小小量再添加。什麼樣的濃稀度算是好呢?這有點因人而異,不過一般來講,鷹嘴豆泥醬的濃稀度介於紅豆沙和蜂蜜之間,沒有緊到以筷子或湯匙觸碰時不沾黏,但也不至於鬆到流得動,就那麼點中庸。
4) 味道調整:濃稀度決定好後,嚐嚐看味道,做適當的調整,主要要注意酸味和鹹味的協調。要吃的時候,淋上特級冷壓橄欖油,選擇性的撒上紅椒粉和香菜裝飾。
吃法:
鷹嘴豆泥醬是沾醬,最麻吉的搭配是口袋餅 (pita bread),或新鮮麵包撕裂沾用,或小塊烘烤後的餅乾硬片 (pita chips) 挖食。怕吃澱粉類可以搭配各式蔬果,Joy最常拿來沾的健康版零食是小胡蘿蔔 (baby carrots)、西洋芹 (celery sticks)、和川燙過的四季豆 (green beans),這樣一來,連在容易垃圾食品滿佈的趴踢場子都可以確保吃得到新鮮營養的蔬果和高纖蛋白了!
重點複習:
鷹嘴豆開罐瀝乾、去皮、搗粗泥後以水調至濃稀適中,最後調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