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巧達濃湯  

又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已數不清是第幾場雪,這個冬天過得完全不怕沒有風景。身處波士頓的寒冬,新英格蘭式的蛤濃湯應該是最適合暖活身子的應景local料理了!

食材:
約兩人份

1     (8 oz) (clam juice)

1     (6.5 oz) 罐頭(clams, whole or chopped原形或剁碎均可)

1盎司  鹹豬肉(salt pork),切丁

    [       1     培根 (bacon)切丁]

¼      洋蔥(onion, large),切丁

½     西洋芹(celery),切丁

1     蒜頭(garlic),茸狀

1     紅皮馬鈴薯 (red bliss potatoes),切丁

4茶匙 (4 tsp or 1 Tbs + 1 tsp)中筋麵粉 (all-purpose flour)

1      濃縮奶油 (heavy cream)

½     月桂葉(bay leaf)

½     新鮮百里香(fresh thyme or a pinch of dried thyme),或¼ 茶匙乾燥百里香

(kosher salt)、胡椒、香芹(minced parsley)、奶油 (unsalted butter) 備用

蛤蜊巧達濃湯材料  

作法秒讀
1)
備料
2)
煸豬油
3)
炒洋蔥、西洋芹、蒜茸
4)
炒麵糊
5)
入湯汁、香草,煮馬鈴薯
6)
入蛤、鮮奶油
7)
調整味道

作法細述

1) 備料:食材列下來林林總總,好像很繁複,事實上只有三個元素:1) 主角蛤2) 巧達濃湯的基本班底(帶油豬肉、馬鈴薯、鮮奶油),和 3) 香蔬調味等配角。

可以買新鮮的自行吐沙、熬湯後使用(水量以淹到八分滿的量就好,太多水會稀釋汁的味道,煮滾後蚌殼有打開就可以關火,濾湯汁備用),也可以直接買瓶裝汁與罐頭,看個人時間分配與飲食喜好而定。罐頭打開後蛤肉濾掉汁液(汁液保留下來,與瓶裝汁混合使用),一部份切碎,留一小撮形狀完整的做最後的點綴,要喜歡大口吃得到蛤也可以全部保留原形(反之,喜歡吃碎的或者買不到形罐頭那就全部用碎狀來煮)。

眼尖的大廚有沒有發現,我罐頭買錯了!竟然每到淡菜 (mussels) 去了!這幾天在想說要記得寫一篇啤酒蒸淡菜 (beer-steamed mussels) 的介紹結果就買成淡菜罐頭(昏倒)。眼睛葛到淡菜肉!將錯就錯了,淡菜巧達濃湯也很好吃啊 ^^”

蛤蜊巧達濃湯裡的淡菜  

巧達濃湯的基本班底是一定要的,先以鹹豬肉或培根煸油打底,煮的時候要搭配馬鈴薯,最後上桌前再溶入香滑的鮮奶油,只要有這幾個要件,什麼食材都可以化身為巧達濃湯。鹹豬肉類似客家臘肉,由鹽醃漬保存豬肉肥油部位,不過質地不硬,多半是因為油脂成分多過瘦肉,使用上以打底為多,比較少切大塊來吃。鹹豬肉要記得冷水沖洗過再用,洗得時候把表面的鹽粒剝掉,使用時也要注意其它步驟調味時先嘗嘗再決定還要不要加鹽。馬鈴薯種類很多,一般要吃得出馬鈴薯顆粒的料理會選擇久煮不爛的品種,這裡選用小顆紅皮品種 (red bliss) 煮不易碎也藉由紅皮帶點顏色裝飾。鮮奶油雖然是巧達濃湯基本班底,如果真的很怕吃油,可以考慮以鮮奶 (whole milk) 或者 light cream 替代。

所有要切丁的食材大小自行決定,只求尺寸盡量一致,以促進烹煮食時間上的掌握(尺寸相仿的材料煮起來才不會有的燒焦有的還沒熟)。大顆粒的吃起來感覺比較有料,不過需要比較多時間煮才熟透,小顆粒可以一口咬到所有不同的料,也煮比較快透,但是備料切細丁就比較花時間。各位大廚們自己拿捏囉!

材料準備好後,接下來就要生火了。

2) 煸豬油:取一湯鍋小火煸炒切絲或切細丁的鹹豬肉。用培根的話出油量會比較少,可以考慮多放一片。煸到油出到差不多,瘦肉的部份還沒變脆(五分鐘左右)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3) 炒洋蔥、西洋芹、蒜茸:轉中至大火,趕時間的話洋蔥丁和西洋芹丁可以同時下鍋翻炒,至成透明狀,約五分鐘,有時間則洋蔥先下,過三分鐘後再下芹菜丁 (芹菜所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分開炒也讓每個層次的味道有機會各鳴),無論哪一種選擇,切記蒜茸最後才可以下鍋,而且炒不要超過30秒,有點香味出來就好,炒太久很容易焦掉,味道會轉苦。如果使用的百里香是乾燥的、非新鮮的,這個時候就要下鍋炒一下。

4) 炒麵糊:蒜茸炒了約30秒後,灑麵粉入鍋,鍋內的材料在麵粉加入前應該油油亮亮,油到冒泡,麵粉入鍋後光澤會轉暗,油脂會被麵粉吸收,變成麵糊。麵糊就要糊糊的,萬一看起來沙沙的、很乾,那表示油脂不夠多,需要再加上些許沙拉油或者奶油(unsalted butter),只加一點點,去乾就好。快速翻炒一陣,不超過一分鐘。

麵糊的作用是成就濃湯的濃稠。麵粉與油脂結合後,均勻融入湯汁中,最後的湯品就有濃濃的口感,麵粉量要更多的話最後的濃稠度就會愈高。這裡使用的比例不算多,最後湯的口感還是很流暢,綿密而不水,但是沒有說稠到像一鍋粥,主要是因為想要凸顯蛤本身的滋味,不要被整個濃稠的印象蓋掉鮮味。喜歡濃湯就要真的很濃的朋友在這裡麵粉的比例可以提高個 50% (也因此注意可能要依上述炒麵糊情形添加奶油)。

5) 入湯汁、香草,煮馬鈴薯:(瓶裝蛤汁加上蛤罐頭裡的汁液)不要一次全下,先下個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把麵糊在鍋子底部沾黏的部份混進湯汁,分次下也有助於預防麵糊結塊、混不均勻。蛤汁全部入鍋後馬鈴薯丁跟半葉月桂葉(bay leaf)、半株新鮮的百里香(half sprig of fresh thyme; 可以只取葉片也可以連莖幹下,吃的時候記得要先撈起來,月桂葉片也是要拿起來再上桌) 都可以一起煮,先大火煮沸,然後轉小火慢煲,保持有起很多泡泡而不大滾的熱度。這裡煮多久就看整個鍋的分量多寡和馬鈴薯丁的尺寸,一般馬鈴薯丁大小在一寸(兩公分) 以內,不出20分鐘應該煮得透,這時嘗嘗看,湯頭應該很鮮很有蛤味,馬鈴薯熟透而不碎爛。接下來想要再煮久一點也沒關係,要知道煮越久湯汁越濃,味道越濃縮,那萬一煮太久了太濃縮,就加點清水調回。

6) 入蛤蜊、鮮奶油:西餐裡面烹煮貝殼類海鮮時很講究不要過熟,所謂過熟就是會吃起來有嚼勁,被形容為在吃橡皮筋(rubbery texture)。一般西餐在料理貝殼類海鮮只要一熟就起鍋、上桌,所以在煮蛤巧達濃湯時,(剁碎的)肉是要湯煮到差不多後才入鍋。入鍋時火源要不然已經轉到很小很小要不然就是乾脆關掉了。鮮奶油(heavy cream)是巧達濃湯的要角,負責湯品香濃潤滑的特色,最後再入鍋,太早入鍋比較膩,而且大火高溫下奶油內的奶蛋白容易凝固,破壞湯品的滑潤。

7) 調整味道:最後在嘗嘗味道,做適當的調整,鹽和胡椒該多加就加,黑胡椒現磨為佳,白胡椒也可。盛碗後,有保留原形的蛤可以放幾顆,最後撒上香芹花(minced parsley)裝飾。(圖裡看到很大顆的是淡菜 ^^”)

巧達濃湯變化多
上面提到巧達濃湯就三位基本班底(帶油豬肉、馬鈴薯、鮮奶油),其它要推誰當主角都沒問題,最常見的巧達濃湯款除了蛤,還有各式海鮮巧達(比如說Joy原創的淡菜口味)、玉米巧達等。不過有領悟訣竅的大廚會發現,湯頭滋味的源頭,是有濃厚主要食材原味的汁液,所以記住了,要煮哪一種巧達濃湯就要用哪一種汁:巧達濃湯用汁,海鮮巧達濃湯用海鮮高湯,玉米巧達濃湯則是用玉米高湯。

在餐廳點巧達濃湯會附送小餅乾 (oyster crackers),吃法是灑在湯裡混著吃。若是高級餐廳的話可以注意看看湯裡面的馬鈴薯丁是不是粒粒分明,每一個面狀都完好無缺、有菱有角的。這麼完整馬鈴薯丁的呈現,除了品種的選擇外,在高級餐廳的作法,馬鈴薯是和一樣高規格待遇,與湯底分開煮,煮到完全剛好熟透後撈起來備用,要上菜前才與湯底和其它材料一起出場的喔!

重點複習
煸豬油炒蔬菜,麵粉做糊,蛤汁煮馬鈴薯、香草,燙,入奶油,調味。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入境隨食 的頭像
    入境隨食

    入境隨食@CuisineLocal

    入境隨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